Wei-Tang Li, MD. |整形重建|醫學美容|知識分享| Self-image sets the boundaries of individual accomplishment.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自體脂肪豐胸解密:系統性回顧呼籲臨床謹慎的最新研究

自體脂肪移植豐胸正成為現代女性尋求自然美的熱門選擇。這一手術以採集身體的自身脂肪,巧妙運用於胸部,實現了豐滿、自然的效果。不過因為許多因素會影響脂肪存亡活比率,李醫師之前也曾撰寫專文「關於自體脂肪移植:你該知道的幾個問題」介紹。

而在最新一期(2024年3月)的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on Surgery 中,Dr. Ishith Seth, BBiomed(Hons) 及其跨醫院研究團隊,發表針對自體脂肪移植豐胸所進行的系統性回顧文章:Autologous Fat Grafting in Breast Augme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Clinical Caution。本篇研究整理 PubMed, Embase, Google Scholar,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Wiley library, clinical key/Elsevier, and EBSCO 數個資料庫中自2009年1月至2022年3月關於自體脂肪豐胸的相關文獻,將24038篇論文經過篩選,最後納入35篇研究進行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其中包含15個前瞻性、17個回顧性和3個隨機對照試驗,總計3757名婦女)。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0.5歲,平均追蹤期為24.5個月。研究的偏見風險:介入前(66%的研究)、介入後(51%的研究)和總體(74%的研究)均為中等風險。


脂肪移植併發症

35篇研究中,共有20篇論文內容有報告併發症;總體併發症率為27.8%。
常見的良性發現包括脂肪壞死(fat necrosis,佔總體併發症 43.7%)、硬塊(indurations,佔總體併發症 11.7%)和油滴囊腫(oil cysts,佔總體併發症 16.6%)。

兩篇論文內容有報告皮膚學相關併發症(其中一篇的論文報告的併發症案例包含41.6% 皮膚炎、 25% 色素沈著及  8.3% 水泡),不過皮膚學相關併發症比率,僅佔本篇系統性回顧研究之總體併發症的 3.3% (總發生率 0.9%)。

19篇論文中有評估脂肪移植後的放射影像學變化;使用了乳房X光攝影術、MRI和超音波檢查。
其中九篇比較術前和術後放射學影像的研究論文中,有四篇論文(病患數784人)報告影像學顯示脂肪壞死,發生率11.3%(各篇論文範圍 1.1~18.9%);有五篇論文的脂肪壞死為臨床診斷,總發生率為18.8%;及八篇論文報告鈣化(microcalcification and macrocalcification ),發生率15.8% (各篇論文範圍 1.9~21.4%)。


術後併發症管理

35篇研究中,有12篇論文報告了併發症的管理;所有併發症中約 6.89% 需要微創侵入性技術(切開、抽吸、引流),25.34%需要侵入性治療處理。在一些情況下,脂肪壞死需要進行額外的脂肪移植。其他介入包括切片活檢(excisional biopsy)、針抽吸 (needle aspiration)和Brava擴張。


體積保留

35篇研究中,13篇論文有評估脂肪體積保留程度,但只有7篇論文內容包含術前與術後的體積(平均術前體積:352.8毫升,平均單側乳房注射293.2毫升的自體脂肪,平均脂肪體積保留比率:58.59%)。主要的脂肪來源是腹部,其次是臀部和手臂。使用Brava、SVF、PRP和ASC等輔助方法的自體脂肪移植,平均體積保留比率分別為64.06%、66.45%、71.80%和80.20%;而沒有輔助方法的自體脂肪體積保留率為37.60%。

患者滿意度

35篇研究中,6篇論文(病患數 510人)在1年的追蹤期內記錄了脂肪移植後的患者滿意度,平均滿意度為92%(範圍從83.2%到97.5%)。使用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的研究有7個,其中4篇使用BREAST-Q問卷,其他論文則是合併使用BREASR-Q問卷及評分表或自行設計問卷來進行評估。


李醫師觀點

因人而異且變化頗大的脂肪存活率一直是引起爭論的原因之一,不過在本篇納入的研究中,患者在1年的追蹤下仍有超過九成的滿意度。利用脂肪移植實現豐胸美學上的自然感,可能是影響自體脂肪移植滿意度的主要因素。與植入物手術不同,自體脂肪移植還可以從身體的其他部位額外去除多餘的脂肪,也可能使得患者回饋的評分偏高。

脂肪移植後相關的潛在病變也是醫療人員關注的重點。近期的研究顯示術後的超音波、乳房攝影或核磁共振MRI檢查,都可以區分出是腫瘤或是自體脂肪移植後的術後良性變化。不過術前還是應該跟求治者討論後續必要時須接受切片檢查的可能性。此外,多數研究的追蹤時間通常為2年,這對於可能發生與脂肪移植相關的長期癌症復發而言,追蹤時間尚顯不足(建議未來研究進行5年以上的追蹤)。也因此就安全性部分的考量,對於研究的結果應該謹慎解讀。

隨著技術不斷精進,自體脂肪移植的崛起帶來了更安全、持久且個性化的豐胸解決方案,為女性散發自信與美的光芒。這篇最新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也提供臨床醫師更多的實證數據,讓醫師在與求治者進行諮詢討論時,有更為客觀的數據提供求治者參考。


後記

花好幾天整理解析這篇研究後並寫完這篇部落格後,才發現論文中的數字與比率有出入。不過到原作者的推特留言未獲回應,改在 PRS 的 IG 帳號留言,等待回應中....